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?福建疾控中心用数据告诉你真相
秋风起,开渔忙。海鲜最近福建人的不用补碘餐桌实现“海鲜自由”啦。多汁的福建海蛎、鲜美的疾控据告带鱼、肥嫩的中心黄花鱼……一口下去全是大海的鲜味。与此同时,用数一种关于海鲜补碘的常吃说法又出现了——“我们经常吃海鲜,不需要吃碘盐”。海鲜但经常食用海鲜真的不用补碘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吗?福建疾控中心专家用科学监测和数据跟大家说清楚:“吃海鲜=不用碘盐”真的是个大误区!
根据福建省近年开展的福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,儿童、疾控据告成人及哺乳妇女的中心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范围,但孕妇群体的用数碘营养水平仍略低于推荐标准。这一现象提醒我们,常吃即使是在海鲜消费较多的沿海地区,碘摄入问题仍不容忽视。
那么,海鲜的碘含量究竟高不高?数据显示,海带(2950微克/100克)、紫菜(4323微克/100克)和海草(15987微克/100克)确实是碘含量高的食物。
但人们日常食用的大部分其他海鲜,如海蛎、带鱼、黄花鱼、鱿鱼等,碘含量其实并不突出:带鱼约为40.8微克/100克,大黄鱼14.9微克/100克,甚至不足鹌鹑蛋(233微克/100克)和牛奶(20微克/100克)的水平。
事实上,除了少数几类“高碘选手”,大部分海产品的碘含量与常见的肉蛋奶类相差不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海带、紫菜等虽然含碘量高,但实际食用频率和数量有限。例如,很多人并不会每天食用海带,每次摄入量也远低于100克。
再看膳食结构。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推荐的一天饮食摄入情况,一位25岁男性每日通过食物天然摄入的碘为67.5微克(烹调的损失率约为20%),远低于成人每日120微克—600微克的推荐摄入量。即便加上经常食用海鲜,也难以弥补这一缺口。而如果每天摄入5克加碘盐(约提供100微克碘),碘摄入水平则可达到适宜范围。
因此,“经常吃海鲜就不需要吃碘盐”是一个认知误区。在当前饮食结构下,碘盐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(包括沿海地区)膳食碘的重要来源。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碘摄入外,绝大多数人需要长期食用碘盐。 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)
(责任编辑:焦点)
-
深海之火点燃全运圣火。来源:新华体育) ...[详细]
-
来源:中国慈善家杂志躲进复杂的离岸信托架构并不能高枕无忧2017年3月28日,香港,许家印参加中国恒大2016年业绩说明会。2025年9月16日,香港高等法院就恒大创始人许家印家族信托案作出历史性判决 ...[详细]
-
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,去年以来,泉州市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列入年度重点工作,立足辖区各地产业,整合培训资源,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育特色模式。截至去年年底,全市共举办116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,培训农民72 ...[详细]
-
近日,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,别克新能源子品牌至境第二款车型世家将于11月亮相,新车定位为中大型MPV;此外,至境新能源SUV也将于2026年初亮相。从目前曝光的官方图片和申报图片来看,至境世家前脸采用 ...[详细]
-
暑期是儿童意外高发期,近日,泉州个别医院就收治了不少意外受伤的孩子。医生正在为小患者诊疗近日,在泉州仁福骨外科医院病房里,4岁的晋江女孩莹莹化名)举着包裹了厚厚纱布的左手,噙着眼泪直喊疼。这样的画面让 ...[详细]
-
昨日,泉州交警部门发布全市21个易结冰路段及低温寒潮冰冻天气出行提醒,提醒广大驾驶人经过这些路段,谨慎驾驶,安全出行,尽量避免自驾车辆出行,确需开车的,一定要牢记“降速、控距、亮尾&rdq ...[详细]
-
东南网2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林晓燕 周晓丽)正月初一,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,张灯结彩,游人如织。在“侨村赶圩”活动中,高甲戏、木偶戏、舞龙舞狮、娘惹舞等特色民 ...[详细]
-
观点网讯:9月30日,电建地产+门头沟城投联合体9.57亿元底价摘得门头沟区S1线区域组团01-12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MC00-0605-0006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,楼面价约2.35万元/平方米。 ...[详细]
-
最新数据显示,2018年,晋江陆地港进出口贸易额达380.85亿元人民币,突破55亿美元,实现七连增。报关单量达55599票,占泉州海关一般贸易报关单量60%以上;跨境电商口岸实现贸易额1.9亿美元, ...[详细]
-
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,去年以来,泉州市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列入年度重点工作,立足辖区各地产业,整合培训资源,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育特色模式。截至去年年底,全市共举办116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,培训农民72 ...[详细]